血小板计数(PLT)介绍:
血小板计数,指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血小板数目。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,可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。有效的血小板质量和数量在集体正常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血小板止血兼有机械性的堵塞伤口和生物化学性的粘附聚合作用。
血小板计数(PLT)正常值:
(100~280)×109/L
男性 (108~273)×109/L
女性 (148~257)×109/L
平均值 19×109/L
血小板计数(PLT)临床意义:
(1)生理变异:健康人的血小板数比较稳定,在一日之间没有大的变动。亦无性别与年龄明显差别。有些妇女血小板可呈周期性(月经期)轻度下降。
(2)病理意义:
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某些内科疾患如胶原性疾患、脾功能亢进、尿毒症、肿瘤骨髓转移引起骨髓纤维化时可继发血小板减少。某些造血系统疾患如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溶血性贫血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均可伴有血小板减少。凡体内血小板消耗过多,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败血症、粟粒结核等血小板也往往减少。
血小板显著增多主要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肿瘤骨髓转移(有溶骨性变化时)。在脾切除手术后,血小板也能呈现一过性增多。此外,骨折、出血和手术后,血小板可反应性轻度增高。
血小板计数(PLT)注意事项:
(1)血小板计数在1天内不同时间可相差6%~10%,表现为清晨较低,午后略高;春季较低,冬季略高。
(2)平原地区居民较低,高原地区较高;运动时偏高,休息后恢复;月经前降低,月经后升高。
(3)静脉血比手指血偏高。
(4)由于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因素较多,一次检验较难获得准确结果,应反复计数几次,再确定有无改变。
(5)有很多药物可导致血小板升高或降低,如肾上腺素、糖皮质激素等使血小板升高;苯妥英钠、格鲁米特、保泰松、氯丙嗪、氯霉素、环磷酰胺、长春新碱、洋地黄毒苷、磺胺类、螺内酯、可待因、他巴唑、利尿酸、氯苯那敏、链霉素、多西环素等能使血小板减少。
血小板计数(PLT)检查过程:
静脉抽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