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及常用的人工培养方法:
细菌的人工培养程序为:标本(估计菌量少的标本,先增菌培养)→根据培养目的,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→适宜的培养环境,35℃~37℃,18~24h→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,选择可疑菌落进行分离、鉴定。
根据对气体的需求,细菌的人工培养方法可分为:①需氧培养(需氧菌与兼性厌氧菌):置于空气中即可,适于大多数细菌;②厌氧培养(专性厌氧菌):需在无游离氧的环境中培养;③二氧化碳培养(少数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、布鲁菌、空肠弯曲菌等):需在含5%~10%CO2环境中培养;④微需氧环境(仅在5%左右的低氧压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的培养)。
鉴定细菌的基本程序?
细菌鉴定的基本程序:①细菌形态学检查;②细菌生长特性;⑦生物化学试验;④抗原构造及血清学诊断;⑤噬菌体及药物敏感试验;⑥毒力测定及动物试验。
简述收集细菌培养标本应注意的事项
收集细菌培养标本首先应注意无菌的原则,其次还应注意:
(1)细菌培养标本应在抗生素治疗前收集,并及时送检。
(2)血培养成人抽血5~10ml,儿童3~5ml,注入规定培养瓶。
(3)尿标本收集前应清洁外阴部,留中段尿2~3ml于无菌小瓶中。
(4)胸腹水、脓、分泌物应收集于无菌小瓶或无菌试管内。
(5)厌氧培养的标本应避免与氧接触,并及时送检。
细菌耐药性是怎样产生的?
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可以通过细菌染色体耐药基因的突变、耐药质粒的转移和转座子的插入,使细菌产生一些新的酶类或多肽类物质,破坏抗菌药物或阻挡药物向靶细胞穿透,或发生新的代谢途径,从而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性,造成临床药物治疗的失败。
“MIC”、“S”、“MS”、“I”及“R”的意义是什么?
MIC:最小抑菌浓度,表示某药物对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,常以μg/ml或μ/ml来表示。药物低于该浓度时,细菌即不被抑制。
S:敏感。表示该药物的常用剂量预期有效。
MS:中度敏感。表示该药物在常用剂量时,体内药物浓度较高的部位或超常用量时血药浓度预期有效。
I:中介度。为了防止因技术因素引起的误差而设的缓冲地带,获此结果不应向临床医师报告。
R:耐药。常用量预期无效。
以上是NCCLS(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)所做的规定和解释,已被各国普遍接受并实行。S、MS、I、R的分界点是根据该药在血中的治疗浓度和该药对病原菌的MIC而确定的,同一药物对不同病菌的S、MS、I、R的分界点不相同,而且病原菌对某药敏感或耐药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的概念。
NCCLS每年关于细菌药敏试验都会公布一些新的补充、修改的文件,各地均应尽可能采用近期的规定。
什么是β-Lac、ESBLs、MRSA、MRCNS?
β-Lac:β-内酰胺酶的缩写(β-Lactamase),也即青霉素酶。是由某些细菌所产生,能产生β-Lac的细菌,可以使青霉素迅速水解而失效,所以,若遇这类菌株感染,使用青霉素和其他不耐酶的β-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,如乙酰基、羧基、酰脲基青霉素等。反之,不产生β-Lac的菌株,对其它青霉素敏感,头孢菌素类及卡巴配能类药物也均敏感。
MRS: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(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)的缩写,MRSA指耐甲氧西林金葡菌,MRCNS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菌。这类细菌引起的感染,特别是院内感染逐年增长,已被引起广泛的注意。MRS对所有的β-内酰胺类和头孢类药物均耐药,不论其敏感试验的结果如何,临床治疗均无效。同时,其对喹诺酮类、氨基糖甙类和大环内脂类药物的耐药性也上升。
ESBLs:超广谱β-内酰胺酶(extended-spectrum β-Lactamase)的缩写。是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(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和克雷白菌属)的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种酶,这些菌株对β-内酰胺类药物(青霉素类、头孢类)均耐药,不论敏感试验结果如何,临床治疗均无效。产ESBLs菌株对其他药物如氨基糖甙类、复方新诺明等也可能耐药,但可对碳青霉烯类、头霉烯类药物敏感。
- 上一篇:血液学检验会出现哪些意外
- 下一篇:抽血化验前有什么注意点